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郊行值雪诗

庾信 庾信〔南北朝〕

风云俱惨惨,原野共茫茫。
雪花开六出,冰珠映九光。
还如驱玉马,暂似猎银獐。
阵云全不动,寒山无物香。
薛君一狐白,唐侯两骕骦。
寒关日欲暮,披雪上河梁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天上的风云都黯淡无光,原野山林一片茫茫。
六瓣的雪花下了起来,冰凌仿佛九华灯映照下的珍珠。
自己和坐骑已经变成银装素裹,仿佛在驱赶着玉马追逐银獐。
天空中的阴云一动不动,寒冷的山上什么也没有。
雪又像薛君(孟尝君)的白狐裘和唐侯(春秋时的唐成公)的马一样洁白。
寒关的天色将要晚了,我迎着雪走上了桥。

注释
惨惨:昏暗的样子。
银獐:是指白鹿。

简析

  《郊行值雪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此诗先呈现了天空布满阴霾、原野茫茫一片的肃杀景象,但很快这一景象就转化为魔术一般的奇幻境界。诗人回顾自身,发觉自己和坐骑已经变成银装素裹,在一瞬间似乎感到孩子般的快乐,想象是在骑着一匹玉马追逐银獐;而后用典,诗人对狐白裘的渴望是徒劳无益的,对他而言,回乡绝无可能,末以景作结。整首诗表现了一幅茫茫雪原的壮美图景,其中深蕴有诗人的悲思。

赏析

  这首诗一开篇呈现了一幅天空布满阴霾、原野茫茫一片的肃杀景象,但很快这一景象就转化为魔术一般的奇幻境界:雪花变成了皎洁的春花,冰凌仿佛九华灯映照下的珍珠。诗人回顾自身,发觉自己和坐骑已经变成银装素裹,在一瞬间似乎感到了孩子般的快乐,想象自己是在骑着一匹玉马追逐银獐。

  第六行诗的“暂”字十分重要,因为它揭示了这一奇妙仙境的非永久性。獐子奔跑的时候,会抖落身上的雪而露出本色。唯有天空中的阴云一动不动,仿佛是意志坚定的士兵,构成了黑压压的战阵。童话世界的魔力蓦然消失了,雪不再让诗人想到春花,因为它们是冰冷的,也不散发芳香。诗人在茫茫原野上踟躇,天空和山脉都寒冷、广大、静止不动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庾信

庾信

庾信(513—581)字子山,小字兰成,北周时期人。南阳新野(今属河南)人。他以聪颖的资质,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,又来到北方,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,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,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。 419篇诗文  228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狂泉

沈约 沈约〔南北朝〕

  昔有一国,国中一水,号曰“狂泉”。国人饮此水,无不狂,唯国君穿井而汲,独得无恙。国人既并狂,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,于是聚谋,共执国主,疗其狂疾,火艾针药,莫不毕具,国主不任其苦,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,饮毕便狂,君臣大小,其狂若一,众乃欢然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自君之出矣

刘骏 刘骏〔南北朝〕

自君之出矣,金翠闇无精。
思君如日月,回还昼夜生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陶渊明集序

萧统 萧统〔南北朝〕

  夫自炫自媒者,士女之丑行;不忮不求者,明达之用心。是以圣人韬光,贤人遁世。其故何也?含德之至,莫逾于道;亲己之切,无重于身。故道存而身安,道亡而身害。处百龄之内,居一世之中,倏忽比之白驹,寄寓谓之逆旅,宜乎与大块而荣枯,随中和而任放,岂能戚戚劳于忧畏,汲汲役于人间!

  齐讴赵女之娱,八珍九鼎之食,结驷连镳之荣,侈袂执圭之贵,乐则乐矣,忧亦随之。何倚伏之难量,亦庆吊之相及。智者贤人居之,甚履薄冰;愚夫贪士竞之,若泄尾闾;玉之在山,以见珍而招破;兰之生谷,虽无人而犹芳。故庄周垂钓于濠,伯成躬耕于野,或货海东之药草,或纺江南之落毛。譬彼鸳雏,岂竞鸢鸱之肉;犹斯杂县,宁劳文仲之牲!

  至如子常、宁喜之伦,苏秦、卫鞅之匹,死之而不疑,甘之而不悔。主父偃言:“生不五鼎食,死即五鼎烹。”卒如其言,岂不痛哉!又楚子观周,受折于孙满;霍侯骖乘,祸起于负芒。饕餮之徒,其流甚众。

  唐尧,四海之主,而有汾阳之心;子晋天下之储,而有洛滨之志。轻之若脱屣,视之若鸿毛,而况于他乎?是以至人达士,因以晦迹。或怀釐而谒帝, 或披褐而负薪,鼓楫清潭,弃机汉曲。情不在于众事,寄众事以忘情者也。

 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。吾观其意不在酒,亦寄酒为迹者也。其文章不群,辞彩精拔,跌宕昭彰,独超众类,抑扬爽朗,莫之与京。横素波而傍流,干青云而直上。语时事则指而可想,论怀抱则旷而且真。加以贞志不休,安道苦节,不以躬耕为耻,不以无财为病,自非大贤笃志,与道污隆,孰能如此乎?

  余爱嗜其文,不能释手,尚想其德,恨不同时。故加搜求,粗为区目。白璧微瑕者,惟在 《闲情》一赋,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,卒无讽谏,何足摇其笔端?惜哉!无是可也。并粗点定其传,编之于录。

  尝谓有能读渊明之文者,驰竞之情遣,鄙吝之意祛,贪夫可以廉,懦夫可以立,岂止仁义可蹈,亦乃爵禄可辞,不劳复傍游太华,远求柱史,此亦有助于风教尔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