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思念的人在何方?就是在那西长安。
你用什么慰问我?香袋饰有双珠环。
还用什么安慰我?羽爵配有碧琅玕。
今天我却听到你,从此对我变了心。
不可烧掉那香袋,环亦不能将它沉。
香袋烧掉不再有,珠还投水难再寻。
注释
所思:所思念的男子。
何用:何以。
存问:慰问。
香:指可以贮香料的。,毛织的带子。
重:复,再次。
羽爵:饮酒之器,雀形。
琅玕:美石。《急就篇》:“厥贡惟球琳琅玕。”注:“琅玕,火齐珠也,一曰石似珠者也。”
歇:消耗
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六句基本上踵接《铙歌·有所思》,亦步亦趋,新意不多。将“乃在大海南”改为“乃在西长安”。于是女子就赠送东西来表示自己对所思的慰问,先是“香双珠环”,以香饰,喻其美好香洁;而与香相联的还有“双珠环”,珠环圆而成双,暗喻女子期望和“所思”之人成双作对、结伴联姻的美好希翼。香珠环外,再加以“羽爵翠琅玕。”体现了女子对所思男子饮食生活上的体贴入微、关怀备至。把最美好的东西馈赠给对方,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所思男子爱情的浓烈、诚挚与无私,一片纯情,一片痴心。
令人兴奋的是这首诗的后半部分分六句,能一改故辙,别处新意。诗写女主人公听到对方有“异心”之后,没有采取
旧说太古之时,有大人远征,家无余人,唯有一女。牡马一匹,女亲养之。穷居幽处,思念其父,乃戏马曰:“尔能为我迎得父还,吾将嫁汝。”马既承此言,乃绝缰而去。径至父所。父见马,惊喜,因取而乘之。马望所自来,悲鸣不已。父曰:“此马无事如此,我家得无有故乎?”亟乘以归。
为畜生有非常之情,故厚加刍养。马不肯食。每见女出入,辄喜怒奋击。如此非一。父怪之,密以问女,女具以告父:“必为是故。”父曰:“勿言。恐辱家门。且莫出入。”于是伏弩射杀之。暴皮于庭。
父行,女以邻女于皮所戏,以足蹙之曰:“汝是畜生,而欲取人为妇耶!招此屠剥,如何自苦!”言未及竟,马皮蹶然而起,卷女以行。邻女忙怕,不敢救之。走告其父。父还求索,已出失之。
后经数日,得于大树枝间,女及马皮,尽化为蚕,而绩于树上。其(上尔下虫)纶理厚大,异于常蚕。邻妇取而养之。其收数倍。因名其树曰桑。桑者,丧也。由斯百姓竞种之,今世所养是也。《搜神记》